"消防"即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
消防”的由来
"消防"一词,最早于西晋传入日本,于近代传回中国。在江户时代开始出现这个词。最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词开始普及。
“119”的由来
我国过去的火警电话是“09”,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特别通讯是“0”号。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通讯服务号码由“0”改为“11”,根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火警电话号码统一定为“119”,是汉语“要要救”的谐音。
每逢危难时刻消防救援人员都是我们最有力可靠的后盾那消防究竟起源何时?
周朝
据《周礼》一书记载,我国早在周朝时期就专门设有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当时被称“司烜”,其日常职责就是在城里街道上四处巡视,用木锤敲大铃,提醒人们注意防火。譬如我们在古装剧中也经常会看到夜间更夫一边敲锣一边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其实,这个场景就是从周代开始流传下来的。
汉代
古代没有即时通信系统,若发生火情,全靠口口相传,等救援人员赶到时,势必会造成更大损失,因此,望火楼在古代就是一项非常必要的防火警报。例如,在河北省安平县的一座古墓中曾发现一份东汉时期的壁画,壁画内是一群古建筑,在古建筑中有一座四层楼高望火楼。望火楼上还有大鼓、旗子等工具。可见,在我国东汉时期,就有了“望火楼”。望火楼是古代较为有效的防火预警方式,算得上是古代的“消防警报”了。
唐代
到了唐代,在当时的首都长安,建有名为“武候铺”的治安消防组织,分布各个城市和坊里。其实除了人员配备之外,工具的使用也非常重要!唐代开始,大家都使用皮袋、濺筒灭火。皮袋大家知道,就是用动物皮做成的装水工具,那么溅筒是何物呢?据唐代《通典》一书记载,“敌若纵火焚楼堞,以粗竹长一丈,锼去节,以生薄皮合缝为袋,贮水三四石,将筒置于袋内,急缚如溅筒”。其实就是在注水的皮带中插一根竹筒,然后封口。灭火时使劲挤压皮袋,水就会从竹筒里喷射出来,由此看来,这种溅筒设计已经有了高空水枪的身影了。
宋代
为了防火、灭火,我国早在宋代年间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消防机构——“潜火队”。宋朝的“潜火队”配备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消防装备,比如防虞器具、桶索、旗号、斧锯、灯笼、火背心等器具,都是由政府出资置办的。除此之外,还配备了比较现代化的设备,如云梯,可以用于高层建筑的救火;唧筒,即为最早的消防泵;水囊,即灭火时,盛水的器物。
元朝
元代的正史中未见有“军巡铺”的记载,但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却有与军巡铺完全相同的“遮荫哨所”。由于元代消防形势十分严峻,因此统治者对防火工作高度重视,他们通过完善消防法规,严格火政管理,改善防火条件等措施,严防大型火灾的发生。特别是在民间,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火灾斗争过程中,积极探索,发明了“法制长生屋”等耐火建筑材料,使元代的防火、灭火技术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我国古代消防事业的持续发展。
明代
到了明代,皇宫的消防工作开始由禁卫军兼管,朝廷有五城兵马指挥司负责京城火盗事宜,京城设有“红铺”112处,每铺有火丁官军10人。明代地方基层政权设有总甲负责火盗。他们轮流值夜,击柝振铃,提醒人们注意火盗。有的地方还设置巡警铺(更铺),以供总甲、火夫们休息、躲避雨雪之用。巡警铺内备有刀、枪等兵器和火钩、水桶等救火器具。明朝一些城市还组建了专业的消防部队——火兵。它主要是为了防御敌军火攻引起的火灾和防范其他火患。火兵有的50人,有的100人,设在城中心或建筑密集、人员聚居之处,配备水桶、藤斗、麻搭、竹梯、斧、锯等救火器具,其中最早的消防器械是藤斗水枪。
清代
清代民间有救火会、救火社、水会、水局、水龙局、挠钩会等消防组织。挠钩会是清代天津一些救火会附设的组织,该会由若干人组成,配置大小挠钩、铁锚等工具,专门负责在火场上破拆房屋、切断火路、扒火道、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等任务。作为清代的“智慧”消防系统——水龙车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救火器具,也是消防车的雏形。它是由一个椭圆形大木桶、两个紫铜活塞缸以及一根横木杆组成,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用压力将水从输水带中喷出,这与现代的灭火器原理已十分接近。而到了清代晚期,水龙车(学名叫人力唧筒)被制造出来,当火灾发生时,需要两个人在车的两侧不停按压,通过泵浦原理,将水从水龙喷嘴中喷出,其射程可达到20~30米,而它也成为了现代消防车的一个雏形。
中国近代
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在天津划分了租界,为防火灾,意大利军招募华人组织官办救火会,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救火会便交由该局监管,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这便是我国第一支消防警察队。翌年,北京也组建了消防警察队,随后南京、广州、长沙等地相继建立消防队。这些消防队初建时均由当地警察厅、局直接管辖。
新中国成立以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消防事业的发展,把消防工作当作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经过七十多年的努力,消防组织有了巨大的发展。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大体经历了7个发展时期。它们分别是:实行职业制时期改义务兵役制时期,由军队代管时期重归公安机关管理时期,恢复时期纳入武警序列时期,2018年之后组建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Contact Us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88号6幢1单元12608室
联系人:刘经理
电话:15319796233
手机:029-81116233
邮件:396568465@qq.com
邮政编码:710075